曾多次对伊朗出尔反尔的特朗普,大概做梦也想不到,伊朗竟会给美国“来上一记重击”。
伊朗对美国位于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发动袭击后,特朗普并未如外界预料般以牙还牙地展开报复。他声称伊朗此次袭击“力度微乎其微”,还大言不惭地宣称伊朗与以色列已达成全面停火协议,战争很快就会偃旗息鼓。
然而,现实却狠狠打了特朗普的脸。他刚向全世界吹嘘,在他的“斡旋”之下,持续了12天的伊朗与以色列冲突宣告结束,以色列和伊朗却又再度燃起战火,冲突再度爆发。
在伊朗的打击之下,以色列承受着巨大压力,而更引人注目的是,以色列国内竟出现了极为罕见的逃离浪潮。据以色列媒体《新消息报》披露,以色列已然陷入逃亡潮的困境。不仅大量外国人选择离开,就连本国众多民众也纷纷从西奈半岛方向出境,转道埃及首都开罗,试图逃离战火纷飞的区域。
为遏制大规模外逃现象,保障战时兵源的稳定,6月18日,以色列紧急颁布了一项战时法令,自即日起,严禁所有以色列本国公民离境。在这道禁令的威慑下,气急败坏的内塔尼亚胡甚至将限制范围扩大,连美国人也不允许离境。这一举措致使美国大使馆一度发布公告,要求美国政府雇员及其家属只能在就近地区避难。
在以色列处于战略被动态势之际,国际社会始料未及的是,伊朗刚与相关方达成停火协议,以色列便随即对德黑兰目标发动新一轮军事打击。
01.停火协议具脆弱性,以色列刚宣布停火便对德黑兰猛烈轰炸
据知情人士披露,此次停火达成背后有着复杂的斡旋过程。先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成功说服以色列,随后又与卡塔尔元首展开商议,最终由卡塔尔出面说服伊朗。就在6月24日,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声明,宣称以色列已在伊朗实现了所有既定目标,并确认将全面停火。紧接着,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也发表声明,声称伊朗已“迫使以色列单方面停止侵略行径”。
然而,特朗普所宣布的这份停火协议,看似“完美且永久”,实则暗藏玄机。
细看特朗普的停火条款,简直是“不平等条约”范本:
第一阶段:伊朗单方面停火12小时,期间以色列想打照打不误;
第二阶段:以色列停火12小时;
24小时后,“12天战争”正式结束。
这一安排背后,实则暗藏深意——在伊朗单方面停火的12小时内,以色列仍可自由行动,甚至被外界默许执行所谓的“最后的打击任务”。
伊朗签署停火协议的笔墨未干,以色列的轰炸便骤然降临,无情地宣告了停火协议的脆弱不堪。此次空袭目标直指德黑兰的重要设施,对伊朗而言无疑是一记沉重打击。当地时间24日,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宣称,已指示以色列国防军对伊朗违反停火协议之举采取有力回击,对德黑兰市中心的目标展开猛烈打击。以色列财政部长、极右翼政治人物斯莫特里赫更是在社交平台上叫嚣:“德黑兰颤抖吧!”
就在停火协议签署不久,6月24日凌晨3点,以色列对德黑兰的目标发动了凌厉的空袭。以色列方面声称,本轮以伊冲突已致伊朗方面606人死亡,这其中约95%的死者葬身于废墟之下,冲突还导致5332人受伤。这对伊朗来说,着实是难以承受之痛。
面对以色列对德黑兰的挑衅性袭击,伊朗怒不可遏。当地时间24日午间,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就与以色列停火一事发表声明,称伊朗已“迫使以色列单方面停止侵略”,在对以作战中取得胜利,并严正警告,将对任何进一步的侵略行径予以果断回击。
伊朗宣称仍维持“高度戒备”状态,以防范“任何形式的侵略”。据6月24日华盛顿传来的消息,特朗普于当日表示,以色列和伊朗均违反了停火协议,他对两国均心怀不满,尤其对以色列的行径颇为恼怒,还妄称伊朗的核能力已不复存在。以色列战机对德黑兰革命卫队总部发动空袭后,伊朗民众群情激愤。
以军趁伊朗处于停火状态,对德黑兰的“巴斯基”总部、革命卫队内部安全总部以及埃文监狱等多处目标发起袭击。伊朗司法部门通报称,数枚弹药击中了埃文监狱。以色列此举意在向伊朗民众传递“政府无力应对”的信号,从而激化伊朗社会矛盾,以便在军事和外交层面谋取利益,而伊朗则陷入了“战不能胜、谈难以成”的艰难困境。
02.伊朗国内局势再生波澜,刚刚凝聚起的强大向心力再度面临严峻挑战
伊朗国内因外部威胁而初步凝聚的民族情绪,如今已现裂痕,强硬派与求和派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。停火协议达成后,伊朗革命卫队总司令提及可能对美国发动新的袭击,这一表态明显流露出强硬派对停火安排的不满。
众多网民对停火协议持否定态度,认为这不过是以色列的诡计,此举进一步削弱了民众的凝聚力。强硬派指责政府“投降”,而求和派则反驳称,无谓的牺牲只会让国家陷入更深的危机。以色列对德黑兰的轰炸,更是进一步瓦解了伊朗内部的团结,侵蚀着其原本凝聚的民族力量。
03.伊朗的遭遇为我们敲响了警钟,我们绝不能效仿敌人的手段来终结冲突
伊朗经历敲响警钟:与强敌对抗,不能被对手牵着走,若按其节奏开启或结束战争,必陷被动。美以倾向速战速决,伊朗若顺其节奏必吃亏。我们应认识到战争主动权须掌握在自己手中。伊朗此次冲突最大错误是让美以把控节奏,开战时间由以色列定,其选在伊朗核谈判前夕突袭打乱德黑兰外交布局;作战方式也受限,伊朗防空系统遭“内鬼”破坏,以色列F-35机群可长驱直入。
停火条款由对方主导,特朗普的“12小时分段停火”方案为以色列创造最后打击时机。尤为危险的是,以色列竟将停火视作“中场休整”。自去年11月与真主党达成停火协议后,冲突便从未真正停歇。内塔尼亚胡此前就已放出风声,称正在谋划“针对伊朗的新方案”。
伊朗困境是弱国与强国博弈常见难题。避免类似悲剧,强化内部防线是关键,伊朗失利源于情报系统溃败,摩萨德在伊朗革命卫队构建庞大间谍网,反间谍工作应常态化。真正的强者能掌控冲突节奏,以色列通过情报战、心理战和外交博弈,让伊朗在“抵抗”与“妥协”间徘徊最终自乱阵脚。伊朗的遭遇警示他国,与强大对手周旋切勿陷入对方规则。